陈成忠,福建福州人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花茶制作技艺,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代表性传承人、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、国家高级评茶师、福州茉莉花茶传统工艺传承大师。福州茉莉花茶传统
堂器茶集 - 2021年11月05日
122
陈德华,福建长乐人。曾担任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所长,福建省武夷山北斗茶研究所所长,福建武夷山爱德华实验茶厂厂长。1963年陈德华来到武夷山茶科所,后于1965年被派到农村去搞社教,这一去就是7年。197
堂器茶集 - 2021年11月05日
76
叶启桐,男,1945年11月29日出生。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夷岩茶(大红袍)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传承人。武夷山的高级评茶师,长期从事岩茶生产、制作与研
堂器茶集 - 2021年11月04日
305
1970年7月,王文礼出生于福建安溪。王文礼生于安溪铁观音世家,几乎是在茶园里“泡”大的,从小就跟父母参与茶叶的采摘、制作。1992年王文礼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,就读的是历史系。但他没有像昔日同窗一样进
堂器茶集 - 2021年11月04日
95
魏月德,安溪西坪镇松岩村人,铁观音始祖魏荫第九代孙。自小由父辈传教茶作技艺,14岁开始开山种茶,发展茶苗。16岁那年单身一人外出打工,实现儿时立志建房的誓言。同时,一边建房一边与长辈们研究铁观音的茶作
堂器茶集 - 2021年12月28日
744
一个喜爱饮茶之人,不仅注重茶叶的优劣,对茶器的质感也有一定的追求。在历史上,不同的时期对不同的茶器,也有不同程度的追捧。建盏为茶而生,失去了茶,也只是一只普通的茶杯。因此,想要品出真正的“茶之香味”,
堂器茶集 - 2021年11月02日
79
紫砂土不含铅等任何对人体有害的物质,制成壶后,透气性特别好,泡茶特别香,暑天盛茶不易馊,紫砂中含铁比较丰富有益于人体健康,同样的茶叶用紫砂壶冲泡其茶味就是好。懂紫砂的人都知道,泥料陈腐时间越长,泥料的
堂器茶集 - 2021年10月20日
85
作为茶叶之乡的我国,茶具历史也十分悠久。中国茶具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创新,其艺术性不断地增强,具很高的审美价值。好茶要配好的茶具,才能泡出好茶,每种茶都有相应的一种茶具。明清以后,茶具不仅为实用,而且成
堂器茶集 - 2021年10月15日
130
茶盘是用来置茶杯的,材质广泛,款式多样,圆月形、棋盘形等。但不管什么材质和式样,最重要也是四字诀:宽、平、浅、白。就是盘面要宽,以便就客人人数多寡,可以放多几个杯。盘底要平,才不会使茶杯不稳,易于摇晃
堂器茶集 - 2021年09月28日
84
茶海又叫茶船,是用来放置茶具的垫底茶具,是泡茶饮茶的主要茶具之一。茶海具有储存洗茶具和洗茶的废水的功能,可以防止茶壶烫伤桌面,此外,还能增加美观。茶海的造型丰富,有盘状茶海——船沿矮小,从侧面平视,茶
堂器茶集 - 2021年04月07日
181
盖碗,主要由盖、碗、托三部分组成,也称“三才杯”,托为“地”,盖为“天”,杯为“人”,包含了“天为盖、地载之、人育之”的道理。品茗时,连杯、托、盖一同端起来的手法称为“三才合一”。盖碗是中国自明清以来
堂器茶集 - 2021年04月07日
179
闻香杯,用于闻嗅茶香的器具。经常在工夫茶冲泡过程中使用,通常与品茗杯配套使用。一般先将泡好的茶倒入闻香杯,然后将茶杯倒扣在闻香杯上,用手托起闻香杯和茶杯,迅速倒转,使闻香杯倒扣在茶杯上,之后稳妥地将闻
堂器茶集 - 2021年04月07日
111
公道杯,又称茶盅,用于泡茶、分茶的器具,起到均匀茶汤浓度、过滤茶渣的作用。一般把茶壶或盖碗中冲泡好的茶汤先倒入公道杯,再由公道杯分入各品茗杯中。公道杯主要分为有把和无把两类,质地多样,造型各异。从材质
堂器茶集 - 2021年04月07日
104
茶碗是指用来盛放茶汤作饮用的器具,比一般的品茗杯稍大些,根据外形的不同,茶碗有圆底和尖底两种,圆底的茶碗碗底呈圆形,尖底的茶碗碗底呈圆锥形,尖底茶碗也被称为“茶盏”。现在市面上的茶碗种类多以陶和瓷为主
堂器茶集 - 2021年04月07日
137
茶杯,又称品茗杯,是用来盛放茶汤的器具,茶杯的造型丰富多样,种类众多。按照材质,茶杯可以分为陶杯、紫砂杯、瓷杯、玻璃杯、竹木杯、搪瓷杯、金属杯、石杯等。按照杯口的形状,一般可以分为翻口杯、敞口杯、直口
堂器茶集 - 2021年04月07日
88
茶壶是用做泡茶的主要器具,由壶盖、壶身、壶把、壶底、圈足等部件组成。茶壶的材质丰富,样式繁多,分类方法众多。根据壶的把、盖、底、外形等部位的不同特征划分,壶的基本形态有200多种。以壶把划分,有侧提壶
堂器茶集 - 2021年04月07日
96